工具类APP为什么要转社区,这个原因很简单。

1、大多数工具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护城河太浅。

比如市面上的天气产品、美图修图类工具。今天你出一个,明天我弄个团队也可以出一个。拿着你的产品照着抄,一个月出一款跟本尊产品体验八九不离十的绝对没问题。

用户对工具是没有情感的,你好用就用你,别的更好用就用别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特别是那些不具备网络效应的工具。一个人和一千万个人用,体验上一模一样。这样一来,更换成本就小到只是几十兆流量了而已。

2、广告收入越来越低,付费用户量又跟不上。

工具类产品主要的收入来源为CPM,在移动互联网早期。市面上的移动类APP没那么多,往往找到一个刚需(比如手电筒应用)就可以快速增长,扩张市场。当时的CPM也挺贵,不少工具产品就通过这种方式上市。

但目前市场CPM的价格已经压的越来越低,特别是工具类产品的CPM价格。单纯靠广告想养活团队已经很难了,于是很多工具转向功能付费。

然后通过默认勾选自动付费、试用期后自动付费、退款按钮根本没有的方式进行套利。

这显然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但是工具转型社区或者内容呢?这就不一样了。社区、内容的用户停留时间长,PV高,打开频次比不少工具还要高。这就可以想象得到广告收入自然要比工具高。(当然,不同社区的商业化能力是有巨大差异的。本文就先不讲这块了)

其次,社区、内容有明显的互联网效应,一旦形成规模,用户想要更换成本极高,这就形成了足够宽广的护城河。

加上一般想做转型的产品,往往已经有不少用户量了,社区老大难的冷启动用户量的问题似乎也能解决。那还有啥好纠结的呢?做吧!

于是工具做社区往往有三种做法:

一、在当前工具产品里加入社区模块

这是大家使用最多的方式,因为当前产品已经有用户量了。直接在首页的第二屏加上底部第二个tab,试图通过流量溢出的方式,将用户引入到社区模块内。

这样行不行呢?肯定不行。

(1)用户量不精准:这个很好理解,这帮用户是工具的用户,他们不是为了内容、社区来的。即使用户有了探索行为,但是这帮用户也很难留存。

就像支付宝也一直想在产品内做社区、做社交,但是全都失败了。原因之一就在于用户对这个产品的认知是定性了的。

哪怕是很多明确要转型社区的工具,为了低价获量,也要把买量素材、介绍改成工具诉求,而不是社区诉求。

(2)对社区、内容产品缺乏耐心:这个也很好理解,往往工具转社区的思路仅限于“尝试”,而非是咬牙硬着陆。普遍是以一种“做做试试看,行就行,不行就算了”的想法去做。

社区产品上线后,工具溢出的社区流量数据跟工具数据一对比。哇,留存非常差、时长也没高到哪去、用户PV也不行。定个半年的时间表,半年做不成,哎,砍了吧。

(3)不肯给资源,这其实是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团队基因论:当一个工具型团队要做社区的时候,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人会做社区,也没人真的懂这条赛道。

那么无论是招人,还是让自己的人去拓展,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放心。因为自己不熟嘛。做个用户需要的工具,扔市场上看买量成本看留存率算ROI,只要能打正,就往死里投。

这个他们很熟练,算数上也算很明确。

但是你要他们给社区初期投这些资源,他们就算不过来了。因为社区是讲网络效应的产品,初期最难做,1-10比10-100还难做。所以要么是给一波资源,要么是一直不给资源,通过观察工具溢出的数据反复摇头。

二、单独出一个产品,但是用一块牌子

这种做法很多工具类产品也试过,这里就不举例某些大型工具在移动互联网早期把web端模块分拆成几个十几个APP的那些产品了。

其实问题是一样的,为什么要单独出一个产品,因为项目负责人们也发现如果把这样一个社区放到自己的纯工具里,那么一定是难以孵化的。因为所有人都会用这个模块的数据去对比工具数据。

不如自己出去单做,这样阻力会小一点。而获量上也会更精准一点。

但为什么又要用一块牌子呢?一方面是为了项目整体品牌考虑,一方面还是为了流量。毕竟用一块老牌子,用户看着眼熟,怎么也比全新的牌子好获量。

但是缺点也是一样的,那些会为了工具牌子来的用户,难道就是这个社区的目标用户吗?显然也不是。

那单独买量?不好意思,没资源,也没耐心。再见。

三、置之死地而后生

一般想做这一项的人,起步价公司VP,最好是老板。否则你想都不要想。

简单做法就是直接把工具转成社区,原有的工具要么变成一个二级甚至是三级入口,要么直接砍掉。

相当于从0开始做。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就是破釜沉舟,不要再留恋以往工具的买量价格、工具的留存以及工具的低成本。社区做不成,项目组直接砍,或者公司直接倒闭。

不留余地。

不过这也是有前提的,一般是工具明显走入下坡路的时候,大佬们决策觉得“等死,死国可乎!”。然后从头再来。

但凡工具收入能养活的起整个团队,这么做的阻力就会非常大,大家都更愿意选择在工具里面加个tab的方式。毕竟跨了也不影响现在嘛。

打工嘛,不寒碜。

这些年来,不少工具都想转社区。有转成功的,比如快手,从一个GIF软件转成了老铁聚集地;又比如即刻,从一个RSS工具浴火重生为一个互联网人士聚集的社区。也有没转成功的,比如那个那个和那个。名字就不说了怪伤人的。

但是不得不说,做社区也好,做内容也好。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和掌控力,不要去做。特别是之前没做过这类方向的工具团队,组队会很大的。

其他

很多没做过社区的老板或者负责人开始做社区的时候,最大的误区就是对于数据的预期。往往想着“我知道社区、内容难做。数据会差一点,放心吧,我心里有预期”,然后看到真实数据后,发现自己还是太过乐观了。

是这个样子的,社区和内容初期就没有好的。因为这两个产品太吃网络效应了,社区里就100个人的时候,体验能差到发指。当社区有十万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体验上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唯一的问题就是,不少项目负责人等不到那一天。

除此之外,这里还要多说一个关于工具和社区的关系。

社区想要做起来,还是要靠工具(有用)和内容(有趣)。但是如果想做起来的话,绝对不能是工具里面加了社区,而应该是社区里面加了工具。重点就在于到底谁才是根,也在于频次。社区和内容的频次比大部分工具要高(比如同样是产品的重度用户,是天气产品的打开频次高,还是知乎的打开频次高呢?),高频带低频当然的OK的,反过来自然就不行了。

当然你大可以为了工具而使用产品,但是在品牌上在用户认知打造上,我都会告诉你,这是个社区,而不是个工具。

同时我再顺理成章的把工具放到了社区路径之后。想要用工具吗?可以。先看看我们的社区、看看我们的内容吧。

把主次关系分好,再依据主次关系设计产品,这样才不会喧宾夺主,才不会从社区转型成了工具。

胭惜雨

2021年12月04日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