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断断续续也写了十七篇了,在等待羊排炖萝卜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之前的文章都是从业务层面出发,即大多是:我们因为什么所以要做社区。而很少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即用户为什么要用社区。

虽然在大多数项目中“社区”都是一种手段,用来提高主产品或其他产品的数据或者协助其完成其他目的,并由此推动业务角度出发做社区的逻辑。但也总有一些产品是将社区定为“目的”的,从这个角度出发,“用户为什么需要社区”这个话题的优先级就变得尤其的高。

(关于“手段”与“目的”的问题在本文中不过多描述,就把它交给未来的我吧。)

我在前面有写过,社区产品是在一条水平线上的,水平线的两端一边是内容一边是社交。不同的运营手段和产品形态使得有的社区更偏内容一点,而有的更偏社交一点。但是无论哪一种,社区都不能直接与内容和社交重叠。那样要么变成了今日头条,要么变成了微信和陌陌。那么我也将从这两个角度出发,辅助社区内容的特性,聊一聊最基础同时也是最被忽视的“用户需求”。

一、内容

人天然有获取信息的本能,从原始社会的角度来挖掘,人获取的信息越多,生存率越高。回到现实社会也是一样,你能获得的信息越多,判断也就越准,能渡过更多难关。

那么在以往,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分为三种:

1、媒体:报纸、电视、广播,乃至于现在的自媒体,本质上都是一群人向另外一群人单向传播信息的渠道(这里让我们忽略“媒体”这个词最本质的,用于传播信息的介质这一定义)。

比如你看新闻,新闻的内容是由新闻编辑部的一群编辑通过记者采访或者收集信息,整理之后单向向你输出的。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无视读者或者观众的作用,你可以选择看或者选择不看,但是你无法加入其中,一起构成信息的组成。

虽然很多媒体会在节目中增加“读者来信”这个环节,或者自媒体下面会有“用户评论”的环节,但这两个环节都不影响主体信息的构成。毕竟有没有这个环节,节目该什么样子依然是什么样子。如果从影响占比来说,媒体领域中,主体内容的价值占比超过90%,用户的互动部分上限最多10%。

这整个过程用户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非参与者,更非发起者。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如果你有一个疑问,希望媒体来帮你解答,或者希望有人跟你一起讨论。但是媒体的选题显然你作为观众或者读者,是你无法参与其中的,那么你要怎么办?

答案是:这个时候只能微笑了,还能怎么样呢?

2、文本传承:这个部分与媒体相似,但更封闭。很多媒体还有“用户来信”或者自媒体的“评论区”,可以在下一期内容中输出。但书籍的撰写往往是一本就结束了,相当于只有一篇文章的公众号。也有一部分作者比较高产,但是鉴于书与书之间的时间间隔往往以“年”来计算,当新书完成满足了用户互动这个部分时,也过了内容时效了。

所以在文本传承这个领域,普通用户的影响占比就更低了,说是1%都没有也不过分。

书里的内容你能看懂最好,你看不懂,也没辙。虽然你依然可以写信给作者,询问某些问题,但显然就算作者回复了,这部分内容也无法补充在已出版的书籍中。除非再版或者作者开始写第二本书。

3、口口相传:其实纵观历史,特别是信息传递相对不发达的古代,口口相传才是一个人获取信息的最大渠道。大到农耕文明的经验传承,小到张家长王家短,都是通过一张张嘴进行信息传承和信息传递的。

在这个信息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再叙述出去的时候又变成了内容的提供者。甚至在传播过程中,不少人还会对内容进行二次加工,有“伪原创”,从“我听说……”变成“我亲眼见到……”;有“丰富细节”,从“那天下午老王死了”变成“那天下午,老王撞邪了,最后抱着马一边哭一边嚎,最后死了”。

信息就是在这样碎片化的社交环境中逐渐传播,变成一个村镇或者一个省市的文化组成部分。

这种社交有时候是碎片化的,比如两个大妈买菜时互相遇到,所以进行信息传递。有时候是有一个专门的场景承载的,比如雅典的古罗马广场。苏格拉底就是在这个地方发表演讲,阐述其思想,并与人进行互相battle的。

与村口的大妈串闲话一样,苏格拉底在与人battle的时候,这个过程是由他与其他人共同完成的,也就是有了参与者,而非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独立完成。

这也就是论坛或者说社区的基础要素构成:信息由原始创造者和互动参与者共同构成,且身份也可以互换。这也就是口口相传与其他两个渠道最大的不同。

二、异步沟通、可沉淀与结构化

在看了上一段后,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论坛或者说是社区的基础要素构成是在社交环境下形成的。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社群当做社区来看呢?反正都是一群人在一起“串闲话”嘛。

这里就涉及到异步沟通和结构化两个部分,其中异步沟通和可沉淀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延长话题的讨论时间、参与人数,而结构化是提高内容讨论的质量。那么代价是什么呢?代价就是及时性。

如果你提出一个话题是“胡萝卜和白萝卜哪个好吃?”,你扔到一个2000人的社群里(再大的社群就会有信噪比过低的问题了),那么受限于在线人数和话题参与人数两个漏斗,可能最后大概会有几十个人参与你这个话题。并在十五分钟后被“彩椒是否属于青椒?”这个话题所顶替。

在这个话题被顶替后,不会再有人能回溯到萝卜的话题上。因为社群是线性沟通,话题的时效性很短,且内容不沉淀的。

如果你把这个话题扔到一个十万人的公域论坛中,因为异步沟通,大家对于内容的时效性容忍度很高,所以哪怕你是早上发的话题,晚上甚至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依然有人可以参与其中。

又因为内容可沉淀,使得明明过了一个月,还有人通过SEO或者其他搜索方式找到你这个帖子,进行讨论。

在贴吧时代,有一个帖子叫《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因为异步讨论和可沉淀,使得整个帖子的内容时长被拉到了几个月,回复达几十万条。

这种上限就远远不是社群可以比拟的了。

关于及时性的问题,可以这么理解:因为社群的线性沟通的形态,使得社群的当前话题往往仅能围绕1-2个展开,无论是2000人的社群还是20000人的社群,当前屏幕能展现的内容就那么几行。

所以一个话题被发出后,等于当前在线用户都收到了一个“是否参与该话题?”的邀请。如果你不参与,就只能选择不说话,或者选择自己发出新的主题。所以社群的及时性会非常强,有人回答就会立刻回答,没人回答就会在三分钟之后失效。

而论坛就不一样了,论坛是异步且非线性沟通的,一个社区首页有个几十条帖子(或者说话题、主题)存在,我可以选择参与某一条参与。如果该社区的当前在线人数是500,那么分散到三十个帖子中,再筛选掉那些对该贴没什么兴趣的用户。可能当前就没人回答或者参与讨论。直到一段时间过后,某个人登上论坛,发现这个贴有点意思,回复了一下。这个时候可能已经举例发帖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小时了。

关于结构化的部分,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有说,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往前翻。

三、社交

以上两个部分,大多还是围绕着内容展开的。那么在陌生人社交这个层面,社区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还是有的。

与陌生人社交相同的是,社区的用户也是寂寞的用户,来社区的目的也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同好。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了作为标识的“标签”或者“个人简介”,以及作为社交货币的“等级”、“认证”、“徽章”等系统。

但与社交主张的强链接不一样,社区是以内容为纽带形成的弱连接。

社交领域是人与人的直接沟通,社区则是人与人基于某一话题构建的沟通。在同一话题下时,我与你是接近的。当离开这一话题时,我与你就没有能沟通的主流方式和渠道了(私信并不算社区里的主流沟通渠道)。

相比于社交的近距离,社区在社交距离上是更远的。这种“远”降低了新人加入时的门槛,也避免了直面社交时的压力。

如果说很多网络上的陌生人社交达人现实中其实是社恐的话,那么社区的用户恐怕要比社交上的用户更社恐一点。也就是那种尝试用soul跟别人聊天时,说话声音都会抖的用户。

这种融入了一个群体,又不用直面社交压力的环境,就是社区的社交特点。

一定的距离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感。

总有些社交达人做产品时,想当然的认为每个人都更喜欢强社交。所以努力的把社区往社群、社交的方向去转,认为自己毫无社交压力,也认定用户也没有。这就属于“朕即天下”的EGO牛逼症,没治。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