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听到“方法论”这个概念还是在八年前,畅游从华为引进了“卓越管理”。在这套体系里,想要晋升,光靠成绩是没用的,你需要有一套“方法论”。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方法论”不过是比谁更会说,谁更会吹。说的评委都蒙了,吹的自己都信了,这就是“方法论”。

八年过去了,不可否认,在很多职场环境中,确实存在会做不如会说,干的好不如向上管理的好的情况。但是这个锅不应该是方法论的,而是人性和我们社会氛围的问题。

这里我们不纠结这些宏观的东西,回到方法论上。什么是方法论?方法论用大白话来解释,其实就是“可以复用的经验”。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方法论,因为许多方法论是无数前辈用尸体总结出来的经验,他们走过、死过,并在临死之前把死因说了出来。你不会,你有可能踏上跟他们同样的死亡之路。还有很多的方法论是基于成功经验得出的,这部分就需要甄别的来看。为什么呢?我在之前的文章有讲过,事情的成功需要所有环节都打通,缺一不可;事情的失败只需要所有环节任意一个失败就可以导致整个事情失败。

很多人在成功的时候会误以为成功的秘诀是A,而忽略B\C\D,于是只沉淀了A。甚至有些时候,这个A带有灰色、黑色的负面色彩,所以还不能说。真的要讲的时候,就形而上学的讲些人尽皆知的大道理。

显然,失败的经验总是更真诚的。

在方法论这个领域,我大致把它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怎么做?”,第二个部分是“为什么?”。

前者是“术”、是招式,后者是“道”、是心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立竿见影的“术”是更刚需的,毕竟看完之后可以马上用。而“道”的部分需要在这个行业里有足够的沉淀后,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

鉴于互联网方法论浩如烟海,今天挑两个我常用的方法论来讲讲吧。

一、抽象法

这里的抽象就是绘画领域的抽象,逻辑是一样的。其实就是那句大白话:透过现象看本质。

说是大家都会说,做就不一定真能去做了。这里需要说一下:越是接近本质的道理就越是朴素,朴素到甚至日常。但是你真的懂,真的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们回到抽象法,抽象法的常用场景是两个:1、提炼用户真实需求;2、逆向其他产品逻辑。

做产品经理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出需求,但是提炼需求的来源从易到难分别是:用户反馈、用户行为、数据、人性。同时,也是越到后面越准。

1、用户反馈是最不准的,却是最直接的。比如用户想要的是A,但是用户实际要的是B。这个方面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在汽车发明前,你问用户想要什么,用户会说想要一匹更快的马。又或者是这个需求确实有,可需求的用户量很小,但是很不幸的是当这个占比极小的人冲到你面前叫嚷着“我要XXX功能时”,你潜意识里就会把他当做大多数。

一般刚入行的产品经理就是在围绕这类需求出方案。难度最低,所见即所得。确实是大部分用户要个A,那你就做个A给它,完事了。

2、用户行为紧随其后。有个说法是这样的:别看这个人说什么,要看这个人在做什么。因为人是会骗人的,人甚至会骗自己。你问一个用户:教学类内容和八卦类内容,你觉得哪个是你想看的,80%的用户会选前者。但实际上90%的用户更喜欢看八卦。行为永远比言论要真实,所以我们要经常要从行为中挖掘用户的需求。

比如你做一个社区,发现部分创作者用户总是在帖子里跟一句: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发邮件到我的邮箱……。这时候我们就要从这个行为去挖掘用户需求了。第一、找部分创作者询问原因;第二、模仿创作者体验整个创作流程;第三、观察竞品是否有类似的情况。

这三者并不是选择题,而是“我全都要”。作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运营也一样),应该在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把这三点都做一遍。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用户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许多栏目是有个人或者小团队运营的。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他们创意枯竭了,所以有征集内容的需求。

在得到这个需求点之后,怎么去落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需要注意的是,与用户反馈一样,行为也会骗人。同样是上面这个问题,发现创作者依然是说类似的话,可“发邮件”变成了“加一下我的微信”。看似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获得用户的投稿,丰富自己的创意库。但真是目的极有可能是为了将公域流量转化为自己的私域流量,以便于变现。到这步时,就要学会从行为中去抽象用户的真实需求了。

3、数据。数据就是将部分行为进行定义后进行统计。比如用户的发帖数、回帖数、在线时长、分享率等等等等。需要你先定义一个数据,再根据这个数据去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做了一段时间的产运的人,往往在做数据埋点的时候会盲目的增加每个环节的打点,造成数据统计困难和大量冗余。做数据埋点的时候,一定手里拿着奥卡姆剃刀,保证每一个埋点就是确实有用,且能服务到观察和决策的。

资深一点的产运基本上围绕着数据做需求的,先做数据归因,什么数据涨了,为什么;什么数据跌了,为什么。或者是我们需要某个数字涨,怎么做?等等等等。

这里的难点其实就是在于数字的归因上,与前两个逻辑一样,数字也是会骗人的。而且数字也是可操纵的。许多当领导的,远离项目一线,只看报表,发现一到汇报的时候,所有数字都是在涨。一让数分拉产品数据,所有数据都是在跌。这其中有数据口径的问题,有产品引导的问题,也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

想要从汇报的PPT那一串数字中发现问题(特别是这类汇报人的语速都非常快,让你根本来不及思考),是对一个资深产品经理极大的考验。

4、人性。什么都会骗人,相对而言,人性是最不会骗人的那一个。人不能和人性做斗争。就像在绝大多数产品中,只要拿出真金白银来做签到,用户的留存和打开次数就一定会涨。人都是想获得更多资源的,何况只是打开APP领一下就行,成本这么低。

而当你上线了这个功能,发现数据并没有提升的时候,就一定是产品层面出了问题。为什么呢?违反人性嘛。美女图的浏览量一定是大于硬核科普的,为什么呢?因为在衣食无忧的条件下,性吸引力大于对于未知领域兴趣化的诉求。但是当天本地下大暴雨呢?美女图一定就不如台风情报更吸引人。因为人的最本质的需求就是生存。在生存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也有另外一种学说认为生物最本质的需求是繁衍,在繁衍面前生存都不重要,这个就看个人理解了)。

一般到产品的管理岗的时候,思考问题就要从人性出发了。什么东西是迎合人性的,什么东西是反人性的。反人性的东西又一定要做,要怎么做?

如果你能在做产品需求的时候,每一个点都能想到这个需求到底迎合了人性什么部分。那么这就是抽象到最底层了,同时你也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了。

说到这里,或许你发现了。当产品经理走到高阶的时候,看的就不是互联网领域的书了,而是学术著作。拿社区举例,做社区的同学要看的书就包含了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这三类。

也不是说你非要看了这些书才能工作,只是说看了这些书会更有利于高阶产运的工作。

这里再举个例子吧。在电商品类里,我们会发现女性用户的浏览商品个数和决策时长都远超男性。抽象到底层就是因为女性在远古时期是摘果子的,挑挑选选,优中选优变成了一种天性刻在骨子里。男性在远古时期是打猎的,今天看到一头鹿,可能后面一个月都见不到了。所以更愿意高效的解决问题。

从现象抽象到本质,接下来还需要将本质再推向需求。

那么根据男女天生行为的不同,可能针对男性商品就要出一个排行榜来增加决策效率,针对女性就会推出同品类推荐的功能。

以上只是例子,这个推导的逻辑大家能理解就好了。能抽象到本质不容易,能将本质再推导成合适的需求方案则更难。

二、手段与目的

在漫漫的工作过程中,我总会发现很多人或者项目,走着走着就偏了。或者一个需求方案和一个活动方案,不停的改不停的改,改来改去发现“咦?好像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

在这个环节中,很多时候就是没想好什么是手段,什么是目的。所谓目的就是想要达成的目标,手段就是实现目标的方式。

你感觉到肚子饿了,吃饭就是手段,让肚子不饿就是目标。于是你到外面吃饭,路过一家面包店,你不想吃。路过一家兰州拉面,你也不吃。于是一直走,直到到了一家你想去的店。

在这个过程中,手段和目的就发成了变化。原本是用于填饱肚子的吃饭手段反而变成了主要目的,填饱肚子变成了次要目的。

拿互联网行业中的产品举例子,比如某产品想用现金激励的方式拉动产品的目标用户新增。然后产品经理就推出了一套完善的用户激励体系。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产品经理发现用户对于用户激励的反馈非常好,新增用户爆炸性的增长。但是用户激励的引导比较弱,让很多用户进入到产品内找不到激励体系的入口。

于是产品经理将激励功能摆到了第一个tab的头部位置,同时在底部又单独增加了tab位置,甚至还在内页面里挂了一个悬浮的推广按钮。果然,增长继续爆炸性增长,给产品带来了很大的量。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这个产品的手段与目的是否发生了偏移。产品经理原本是想通过激励,拉动一个产品目标用户的增长。但是功能上线后,实际来的用户发生了一定的偏移,虽然增长了许多目标用户,但是因为激励的价值太高,非目标用户也被拉进来了。

接下来,为了扩张用户量级,在影响目标用户体验的情况下,盲目将激励功能前置。这就是把激励手段当成了目的。虽然用户增长了,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激励一停,绝大多数用户会直接流失掉。因为用户的目的是激励,而非产品核心功能。

需要注意,以上的场景只是理论场景,实际过程中有更复杂的目的和逻辑,所以不要太纠结于上述例子是否有漏洞,观察其逻辑就行。

这类的案例很多,特别是如果某个功能特别拉动新增或者收入时,这个功能的优先级就会被大幅度提高,资源投入也会更多。

当年开心网做偷菜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用户的社交黏性和社交属性,但是偷菜实在是太成功了,导致产品团队开始不断的开发新的游戏。最后开心网从一个社交网站变成了一个社交游戏网站。这就是典型的手段和目的的偏离。

当我们做事的时候也是这样,明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接下来的手段是可以灵活多变的。不要在手段上过度纠结,保持自己的目的不变就行。有很多人会突然在手段层面杠上,或者是出于自己的成功路径,或者是什么奇怪的心理原因。就一定要通过某个手段去完成这个目的。

这个显然就不太对了。虽说手段必然有其正当性和合法性,不过在保证这两者的前提下,不应该拘泥于形式。在各个公司入职的时候,都会有人讲“空杯心态”,其实就是在讲放弃对于手段的固守。而“不忘初心”就是别忘了目的是什么,别在手段中迷失了目的。

总结

以上方法论是我个人总结的,这种主观的东西难免与其他人的有雷同或相悖的地方。大家去其糟粕之后,发现还剩点啥那就吸收点,发现全是糟粕……很不幸,你损失了几分钟的时间,我感到万分抱歉且毫无惋惜之情。

关于方法论,我觉得特别是从业三年以上的同学来说,无论是吸取还是沉淀,都应该有一些。这样才能更体系化和理论化,并将之武装起来,变成自己工作的利器。

话说回来,方法论是多种多样的,今天讲述的两个都属于“心法”层面的东西。本专栏当前预期写二十篇后暂时进行休刊状态,后面再开的话,或许再开一个针对方法论的专栏?

想想都觉得累,到时候再说吧。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