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动笔写这个系列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10篇,想着做了那么久的游戏社区,有一些总结也有一些吐槽。平时生活中会跟同事说也会跟朋友说,但总觉得不过瘾,于是想着:去他大爷的,我要写出来给更多人看。
结果没想到写出来之后竟然还有些影响力,甚至还让我蹭了不少顿饭,这说明多沉淀点东西是有好处的。
再然后写到真写到第十篇的时候,仿佛还有很多话要说,就开了第十一篇。结果完蛋了,我一个处女座,强迫症患者,怎么都想凑个整数。于是就把目标定到了二十篇。
但真的关于社区的部分,其实已经没有太多好说的了。其实我不是很想聊一些关于“术”的部分,比如什么社区中社交货币的价值与实现,又或者是加密货币推动对于社区发展与推动这样的命题。这些东西在我看来更多还是处于一种手段的层面。手段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有其时效性和变化性,而且又比较落地。
我说出一个方案,我用就没问题,别人用就可能有问题。甚至我到他那个环境用这个方案,可能还是有问题。缺少背景缺少信息输入,强行按照一套手段去做,那就叫刻舟求剑了。
作为本系列暂定的最后一篇(我猜应该是的),最后这篇文章,我就想随便聊一聊一些有的没的,以纪念这么多年来的游戏社区生涯。
一、自治型社区和运营型社区
上个月在面试某家公司的时候,面试官问我,“你心中最好的社区是什么样子的?”。我回答道:“就是百度贴吧那样的”。
没错,直到现在我最喜欢的社区还是百度贴吧,或者说是用户自治型的社区。没错,相比于平台直接介入运营的模式,自治型社区会显得杂乱无章,个体生命力极差。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用户自治的社区却有着强运营社区永远无法比拟的优势:运营者的热爱、热忱。
早在2012年左右,我跟其他游戏编辑一起撸串聊天的时候,就聊过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去做一款你极其讨厌的游戏时,你要怎么办?作为运营者,你当然是没得选的,要么你辞职。要么你就为了钱(说是责任心会更好听一些),好好的去了解、熟悉这款游戏。能真的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了解的透彻,已经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运营了。
但是你能跟真的爱这款游戏,甚至扔进去几万几十万的人比么?跟那些因为装备说明中一个“附加伤害12%”和“附加12%的伤害”这样的文字区别都要争论几个小时的人去比?
作为工作者,如果不是自己热爱,我认为运营的上限也就95%,剩余那5%你永远都无法覆盖。虽然对大多数产品和公司来讲,95%已经非常足够了,何况现在市面上还愿意做社区的产品根本就没几个,不存在竞品问题。可我作为一个有强迫症的人,总觉得一个合格的产品和一个优秀的产品,有时候就是差这5%。
其次是多元性,在几个月前的某个面试中,面试官问我如何破解游戏社区用户黏性比较差的局面。我的看法是,如果游戏用户量不够大,那么游戏社区作为一个筛选器能漏下的人就更少,而社区又作为依赖人与人之间发生互动才能产生价值的产品就会更难。所以游戏用户量不大就别做了,不划算,还不如直接去运营哔哩哔哩、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好了,一个运营能搞定的事情就不麻烦一个项目组了。
如果游戏用户量比较大,那么就要让用户在聊游戏之余聊聊别的。事实上,我在面试前看过那款产品,因为用户量很大,用户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文化和圈子。比如“吃饭时候看什么剧”圈,因为用户量足够大,用户一定能在游戏之外找到一些共同点,进而形成新的聚集地。
这些聚集地不断增多,这个产品就会从一个跟游戏强捆绑的社区逐步变成一个用户的生活化社区。用户在这里加入的圈层越多,黏性也就越强,你甚至不用管用户到底创建、加入了什么圈子,只要用户还留在这就行。这用阿里巴巴的话说就是“乱七八糟的生机勃勃”。
这个方案最后被毙掉了。在我跟对方负责人聊的时候,我大致猜测到了原因。作为一个第一方的游戏社区(或者说的工具),对方站在更高维度的视角,是把这个产品的定位牢牢定义成服务于游戏本体的附属品。每一步的操作都围绕着“能为游戏带来什么价值?”,自身反而不太重要。
在此基础上,与其花大力气去做强社区,不如找找做什么功能能让游戏玩家付费能力更强、留存更强、游戏内在线时间更长等等。
他这么做我完全可以理解,只是多少有点觉得可惜。毕竟能养出自治社区的土壤并不好找。
如果不是第一方社区,那么面临的问题就还有一个运营人力的问题。我做过很多第三方社区,其中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当你负责的游戏板块越来越多时,你的运营人力也是要同比增加的。毕竟一个运营能负责的板块数量有限,一个人负责二十个板块,那就跟没运营是一样的。一般深度运营板块的数量,一个运营最多也就对接三款游戏就是极限了。要是有一百块游戏,那运营团队不得三十个人?
别想了,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力配置呢。所以就要将游戏分级,哪些游戏板块重点运营,哪些游戏板块弱运营,哪些干脆放弃运营。用户自治的热情当然远大于这帮为了KPI而工作的社畜啦。
之前在做某个自治型社区的时候,用户自己运营了一个《香肠派对》的游戏板块,做的有声有色,比我们自己强运营的板块都不差。说明这条路线还是可行的。
因为种种原因,现在百度贴吧日益凋敝,江河日下。但看看同期的天涯、猫扑,更别提什么搜狐社区、西祠胡同。相比之下,贴吧依然是最具生命力的。这其中贡献最大的自然是百度搜索这个大流量入口,但是自治型社区的模式也是它能成长、活到今天的根基。
二、俞军、周鸿祎和张小龙
2022年,在这个时间点,市面上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大佬还在输出产品价值观这类东西了。俞军有一本《俞军产品方法论》,我看过,收货很多。特别是那个“产品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 替换成本”的公式给了我很多启发。
对了,我要再次吐槽某些同行。他们总是抱着一种“道理我都懂,只是没有人家会说”的心态,蔑视一切方法论。比如上述这个公式,很多人一想“有道理啊”,接下来就是“这不是废话吗?”,然后就站在了智商的高地上笑傲江湖。
我之前的文章就说过,越真实的方法论就越是质朴。你看看书,一秒钟就知道地球是圆的了。你知道为了证明地球是圆的,花了多少人多少年的心血吗?
好了,吐槽完毕,我们接着前面的话来说。当我看完那条公式,并思考了一年后,认识到人所生产的一切互联网产品本质上都是工具。在电脑上看新闻,就是提高了信息的获取效率,这就是一种工具。在朋友圈里发一张美图,看到别人给自己点赞获得快乐,这就是提高了人与人互动之间的效率,这也是一种工具。
效率就是工具的唯一价值。
这也让我在俞军公式的产品公式上得出了当前自己的认知:产品价值 = 新效率 – 旧效率 – 替换成本。
是的,我认为效率是比产品体验更重要的东西。如果一个新产品出现效率上能大于旧效率和替换成本,那么在交互体验上差点大家也能接受。这个部分在移动互联网后期就变成了“最简化可实行产品”。
并且俞军的许多看法和理论在我看来是更贴合实际工作的。毕竟他在百度上面是有李彦宏的,在滴滴上面也有程维。所以看他的书,就是在教你如何戴着镣铐跳得好看。
我带新人的时候,一般推荐的一本书里就一定会有那本《俞军产品方法论》。
周鸿祎出的书也不少,比如《我的互联网方法论》和《极致产品》。相比于俞军,周鸿祎的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案例比较多,而且周鸿祎会从他的视角来剖析这些案例。
周鸿祎作为公司老板,有些决策的推动不像俞军那样费力。所以你看他的案例,否决一个想法或者推动一个东西,往往只需要一个点就行。这当然属于老板的任性,但是能看到他这个级别的产品经理去剖析产品和一些问题,对于我来说总还是难得可贵的。
特别是关于人性的描述,这点上无论的俞军和周鸿祎,都在这里有自己的领悟和见解。人不能违背人性,符合人性特征的产品才是真实有效的,违背人性的都是伪需求伪产品。
最后一个是张小龙,他有一本《微信背后的产品观》,整理于2012年的腾讯内部分享。十年过去,回头来看,当前的微信有一些也跟他当年说的产品观不太一样了。这其中有多少是他的自我迭代,有多少是形势比人强,我不得而知。但是这个演讲当中很多部分从今天看来还是金科玉律,比如“时尚是驱动力”、“人是没有耐心的”等等。这些都还是属于日常工作可以用的上的部分。
后面张小龙有过几次演讲,我也基本都听了。有一个很粗的感觉,或许是微信的摊子越来越大,越是后面的演讲就越高屋建瓴,更“玄学”。属于那种他一说大家站起来拍手称赞说“牛啊,产品之神!”,你说领导会把你按到下水道冲走的那种话。
说到底,张小龙是极为特殊的存在。他既不像周鸿祎那样背着公司的包袱,要扛着公司的利润和收益前行;又不像俞军那样有一个李彦宏那样的老大。要说没有马化腾微信能如此成功,我是不信的。
可对大多数人而言,没有几个人有张小龙那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或许,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更喜欢俞军的原因吧。毕竟互联网行业当中,马化腾有几个,李彦宏有几个,大家可以自行想象。
三、我与社区
我是游戏编辑入行,做到2016年的时候就再也不想做游戏媒体了。毕竟做游戏媒体想赚钱,来钱的方法就那么多。
有些没良心的同行就是只要你给钱,他可以发挥想象力,利用科幻和玄幻元素给你写文章。有良心的同行是收了钱之后,捏着鼻子给写一篇自己看了之后不会吐血的文章。
能把游戏专栏做到文化极致的就是大狗的《见证》,可惜是真的是叫好不叫座。能把游戏媒体做到基本对得起自己的是触乐,可惜不赚钱。当时趁着chinajoy,我去找祝佳音聊,言谈之中表露出想加入触乐。祝佳音跟我说,有可能的话还是去厂商,他也是去了大公司之后发现自己实在是不适应才出来的。
什么叫金玉良言啊(战术后仰)。
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转行的时候,有了游戏社区的机会,我就转行做了社区运营。也没有想太多,有钱赚,总比天天待业强。
但是做着做着,我发现社区是真有意思,这其中乐趣就在于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可以产生出作为运营者都想象不到的火花。
就像谁能想得到在NGA这样的游戏社区中,竟然会有股票版和家居装修板块呢?而这些板块并不是NGA的负责人设定好想做的,而是社区用户互动之下推动社区建立的。
这种用户参与到项目,一起推动项目发展,甚至是用户在推着产品走的乐趣是那些朝着解决某一场景下的单一需求的纯工具产品不能比拟的。我痴迷于此,不可自拔。
做产品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过程。做产品,就是体现产品/运营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每一次做新产品,我都在迭代自己。
我甚至自己“发明”了一个思考游戏:当现在的“我”穿越回过去某个项目的时候,我有没有比当时更好的解法。当时觉得是思路的路,现在的我是不是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这个游戏十分有趣,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多试试。
总结
转眼本文就要结束了,同时结束的还有我一年以来的这个专栏。在未来想必我还会有不同的思考,那个时候我会开辟新的专栏的。一方面沉淀自己,一方面广结善缘。
(可惜,我的文章没人打赏。哎,实在是社区这个领域太小了,要是当时是做电商带货的经验分享,现在都转行去当讲师了。那还至于像现在这样苦哈哈的,哼。)
大概率我还是会继续深耕社区这个领域,一方面是这个领域实在是诱人,另外一方面……我都做了那么多年的社区了,谁会给我发offer让我去做办公软件呢?
哈哈哈哈哈。